close

上週下夜診,在門外就聽到兒子的哭聲,進門看到爸爸手忙腳亂的在餵安加熱,原來兒子剛剛發燒了。兩人合力檢查後,證實是腸病毒


說到這個惡名昭彰的腸病毒,大家應該都不陌生,尤其是在好發的4-9月,診間常聽到爸爸媽媽聽到這個診斷之後的哀號聲,也常聽到家長困惑地詢問為何會得這麼多次腸病毒?為何有的時候診斷腸病毒手腳會出疹子,有時卻又沒有?
爸爸媽媽常常詢問腸病毒到底會不會免疫?其實,腸病毒有數十種,理論上得過同一隻病毒,的確會產生免疫,但是因為有數十種病毒,所以會讓爸媽有一種怎麼反覆感染的困惑。
腸病毒可以經由飛沫(口水或鼻涕)、糞口、以及身上的水泡傳染。通常感染的第一週傳染力最強,但是之後甚至到一個月,感染者的糞便裡都還可以分離出病毒,仍具有傳染力。
感染腸病毒後,約2-10天會開始出現類似感冒(發燒、咳嗽、流鼻水)的症狀,另外,有些病人會有口腔潰瘍、皮疹(常出現在手掌、腳掌、屁股,有時候額頭、耳朵、四肢也會有)。因為口腔潰瘍,很多孩子會出現疼痛而減少進食的狀況。
所以,腸病毒的治療主要以症狀治療以及支持性治療為主,如果出現疼痛以及厭食的狀況,可以考慮使用口服電解水、口服止痛藥(安加熱或伊普芬)、口內止痛噴劑以及促進食慾的用藥。
照顧感染腸病毒的孩子,最重要的是避免脫水以及觀察是否有重症的前兆。少量多餐增加孩子進食的總量,食物盡量以冰涼為主(可以先將原本的食物放涼給孩子吃,如果食慾仍然不佳,大孩子可以考慮給予布丁或冰淇淋等食物,尚未能吃布丁或冰淇淋的小孩,可以吃一些冰涼的水份較多的水果粥),注意至少四到八小時要尿尿一次。重症通常發生在發病的兩到四天,重症前兆包含嗜睡、持續嘔吐、喘或心跳加速、肌躍型抽搐,如果出現疑似上述重症前兆,一定要提早至附近的醫療院所就診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到府保母-阿娟 的頭像
    到府保母-阿娟

    到府保母-阿娟的生活記趣

    到府保母-阿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